时间: 2025-04-27 15:0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6:24
塞上曲二首·二年边戍绝
作者:高骈 〔唐代〕
二年边戍绝烟尘,一曲河湾万恨新。
从此凤林关外事,不知谁是苦心人。
陇上征夫陇下魂,死生同恨汉将军。
不知万里沙场苦,空举平安火入云。
这首诗描写了在边疆驻守两年后,四周的战火已经平息,但诗人心中的痛苦依然如故。河湾的歌曲虽然悠扬,却充满了新的悲恨。从此以后,关外的事情已不再关心,不知谁是心中苦闷的人。在陇山的上面是征战的士兵,下面则是英勇的将军们,他们同样承受着生死的痛苦。却没有人知道万里沙场的艰辛,只是空举着平安的火把向云端祈愿。
高骈,字仲初,唐代诗人,生于公元七世纪,主要以边塞诗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边疆士兵的艰辛与悲壮,写作风格雄浑而富有激情。
本诗创作于唐代边疆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在边防驻守多年,目睹了无数战士的牺牲与痛苦,对战争的无情和无谓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塞上曲二首·二年边戍绝》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边塞诗,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切关注与对士兵命运的深刻同情。诗的开头“二年边戍绝烟尘”点明了时间的久远和战火的历史,已然两年,原本的烟尘却在心中难以散去。接下来的“河湾万恨新”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过去的怀念,尽管外在的环境已恢复安宁,但心中的恨意却是新的。
诗中“陇上征夫陇下魂”构建了生死交错的意象,表现了战争中士兵的无奈和牺牲,而“死生同恨汉将军”则强调了将士们同仇敌忾的情感。最后一句“不知万里沙场苦,空举平安火入云”更是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与渴望和平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在描写战争的苦痛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反映了人们在战争中的无力感和希望。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痛苦与对和平的强烈渴望,反映了士兵们在战场上所承受的艰辛与无奈,同时也呼唤着人们对和平的珍视与向往。
诗中提到的“边戍”指的是什么?
A. 边防驻守
B. 城市生活
C. 农田耕作
“万里沙场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对战斗的向往
B. 对战争痛苦的无奈
C. 对和平的期待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战争
B. 反映士兵的牺牲与对和平的渴望
C. 描述美丽的自然
与高骈的《塞上曲》相比,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然同样描写边塞,但更强调的是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与豪情,而高骈则更加关注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士兵的命运。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