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暮江吟

《暮江吟》

时间: 2025-05-03 22:39:31

暮江吟

诗句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真珠 通 珍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9:31

原文展示: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话文翻译:

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一半的江水是青色,一半的江水是红色。可怜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像真珠一样明亮,月亮则像弓一样弯曲。

注释:

  • 残阳:夕阳,指日落时的太阳。
  • 瑟瑟:形容江水的颜色,青色。
  • 可怜:可惜,怜惜。
  • 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
  • 露似真珠: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 月似弓:月亮的形状像弯曲的弓。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九月初三夜”是中秋节前后,古人常在此时赏月,寄托思乡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夕阳与月亮的景象,折射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语言通俗易懂,擅长描写民生、感情及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隐居于江南的时期。诗中描绘的景象与诗人的心境密切相关,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暮江吟》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一道残阳铺水中”,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柔和而又静谧的感觉。接下来的“半江瑟瑟半江红”更是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江水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可怜九月初三夜”一句,带有几分感伤,诗人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而“露似真珠月似弓”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将露珠和月亮的美丽与清冷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字数不多,但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白居易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示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高超技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道残阳铺水中”:夕阳的余晖如同一条金色的丝带铺展在水面,营造出温暖而宁静的气氛。
    • “半江瑟瑟半江红”:江水分为两种颜色,青与红的对比,象征着自然的多样性和变化。
    • “可怜九月初三夜”:在这样的美景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伤感,思绪回到人事无常的现实。
    • “露似真珠月似弓”:通过比喻,露珠的晶莹和月亮的弯曲,展现了自然的细腻与柔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露似真珠”,将露珠与珍珠相提并论,突出了露珠的晶莹剔透。
    • 对仗:上下句在结构和意境上的对应,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宁静与孤独交织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夕阳: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美好的瞬间。
  • 江水:象征着生活的多样性与变化。
  • 露珠:象征着纯洁与短暂的美好。
  • 月亮:象征着孤独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月初三”是哪个节日的前后?
    A. 中秋节
    B. 春节
    C. 端午节

  2. “露似真珠”中的“真珠”指的是什么?
    A. 珍珠
    B. 露珠
    C. 水珠

  3. 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感伤
    C. 激愤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孟浩然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比较白居易的《暮江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前者表现了江南的宁静美,后者则侧重于山水的幽静,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展现了不同的自然景象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舟中九日 北堂 其二 北堂 北堂 漫咏 碎石岭 赋得首夏犹清和(一作黎逢诗) 剑化为龙 景风扇物 圆灵水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调弦品竹 父字头的字 齐色 折文旁的字 巍然耸立 迟疑坐困 知人之鉴 花红柳绿 比年不登 草字头的字 履薄 指引 至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包含愚的词语有哪些 扶摇直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