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茅山五首 其一

《游茅山五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2:41:27

诗句

马上微风散薄阴,玉笙吹客过华林。

山中宰相杳何许,日暮碧峰鸡犬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1:27

原文展示:

游茅山五首 其一
作者: 卢挚 〔元代〕

马上微风散薄阴,
玉笙吹客过华林。
山中宰相杳何许,
日暮碧峰鸡犬音。

白话文翻译:

在马背上,微风吹散了淡淡的阴云,
悠扬的玉笙伴随客人穿过华林。
山中宰相不知身在何处,
日暮时分,碧峰传来家中鸡犬的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 微风:轻微的风。
  • 薄阴:淡淡的阴云或阴影。
  • 玉笙:一种乐器,清脆悦耳的笙。
  • 华林:指华美的树林或林地。
  • 宰相:古代最高的官职之一,这里用来象征高官。
  • 杳何许:杳,渺无音信;何许,何处。
  • 碧峰:青翠的山峰。
  • 鸡犬音:鸡鸣狗吠的声音,乡间的宁静生活。

典故解析:
“山中宰相”可能暗指隐士或高人,诗人通过对比官场与自然,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挚,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游历茅山期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中黄昏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马上微风散薄阴”以“马”与“风”引入,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仿佛将读者带入了画面之中。接下来的“玉笙吹客过华林”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气氛,音乐与自然的结合,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富有诗意。诗的后半部分转向思考,提问“山中宰相杳何许”,引发对高官隐逸的思索,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日暮碧峰鸡犬音”更是通过细腻的生活描写,展现了山中日暮时分的宁静与祥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逃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马上微风散薄阴:描绘了微风拂面,清新的自然景象。
  • 玉笙吹客过华林:乐声悠扬,象征着自由与欢愉。
  • 山中宰相杳何许:反映了对隐士高人的向往与思考。
  • 日暮碧峰鸡犬音:表现了宁静的乡村生活,带有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笙”比作音乐的象征,传达出悠扬的意境。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喧嚣的逃避,呈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微风:象征轻松与恬静。
  • 玉笙:象征艺术与文化的高雅。
  • 碧峰: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鸡犬音:象征乡村的安宁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笙”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鸟
    C. 一座山

  2. “山中宰相杳何许”中的“宰相”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官职
    B. 隐士
    C. 自然

  3. 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对什么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隐逸生活
    C. 战争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自然的宁静,但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卢挚的《游茅山》则更多地反映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卢挚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 幽琴 相和歌辞。铜雀台 龙门八咏。福公塔 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 饯王相公出牧括州 送杨於陵归宋汴州别业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 送崔载华、张起之闽中 入白沙渚,夤缘二十五里至石窟山下,怀天台陆山人 送常十九归嵩少故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长字旁的字 前岁 包含乏的成语 齿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砂瓶 孟织 肉麻当有趣 视如粪土 隔结尾的成语 质直浑厚 映象 丿字旁的字 一死一生 包含蕙的词语有哪些 温香软玉 用字旁的字 贪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