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4:29
孤城横一片,千家楼阁,都在雁声中。
关河牢落甚,身世飘零,烟水太濛濛。
旧时赤壁,周郎少正领艨艟。
有许多银涛雪练,相映战旗红。
江东。我携长笛,斜倚危栏,作霜林数弄。
总则把平生遗恨,诉与长空。
一声才入梁州破,天风下掣入蛟宫。
嗟横竹,慎毋灭没为龙。
孤独的城池横亘在眼前,千家万户的楼阁,都在雁声的回响中。
关河的落差极大,身世也随之飘零,烟水朦胧,视野模糊。
想起旧日的赤壁,周郎少正指挥着战舰。
那时有许多银色的波涛和雪白的浪花,与鲜红的战旗交相辉映。
在江东,我手持长笛,斜靠在危险的栏杆上,吹奏着霜林中的曲调。
于是,我将毕生的遗憾,诉说给无边的长空。
一声笛音刚入梁州,天风便将其送入蛟宫。
哀叹竹子横亘,切勿因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陈维崧(约1626-1700),字子良,号白沙,清代诗人,原籍江西,后移居浙江。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以豪放激昂或清新婉约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渡江云·寒夜登城头吹笛有感作》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登上城头,感受到孤独与历史的厚重,心中生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因而创作了这首充满情感的诗。
《渡江云》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抒情词,诗人在孤城之上,感受到自己身世的飘零与无奈。开篇通过对城市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千家楼阁在雁声中形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接着,诗人回想起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周郎的英姿激起了他内心的情感波澜,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交织在一起。
通过“我携长笛,斜倚危栏”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也传达了对未来的渺茫与无奈。笛声的悠扬与天风的呼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在诉说着他心中的遗憾与不甘。最后的“嗟横竹,慎毋灭没为龙”,既是对自然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的警示,提醒人们不要因小失大,保持自身的价值。
整体而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孤独的城池与诗人内心的挣扎,形成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错。诗人以古喻今,借古人的故事映射自己的心境,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这首诗的主题是在孤独与历史的交织中,抒发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通过对战争与自然的描绘,展现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渺小。
诗中提到的“赤壁”是指哪场历史事件?
“我携长笛,斜倚危栏”中“长笛”象征什么?
诗中“烟水太濛濛”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