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3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36:51
渡江云 送蒋京少下第游楚次储广期原韵
作者:陈维崧 〔清代〕
向长安市上,仰天长啸,悔杀彩为毫。
月明无赖极,又照征南,万将赤霜袍。
掉头仍向,潇湘去去采离骚。
算襄樊几般往事,一半属孙曹。
舟摇。天低滴竹,瘦黛凝斑,任崖倾峡倒。
恨茫茫一军铁甲,九派银涛。
浔阳夜火黄州雪,应为我徒倚无聊。
吾衰矣,漫劳送上云宵。
在长安城上,我仰天长啸,悔恨自己将五彩的笔墨化为毫毛。
明月无情地照耀着,照见我南征的身影,身披红色霜甲。
我转身仍然向潇湘而去,去采撷离骚的情怀。
算起来,襄樊的往事,有一半都与孙曹有关。
小舟摇曳,天空低垂,竹子滴水,瘦弱的黛色凝成斑纹,任凭崖壁倾斜,峡谷翻倒。
可恨那浩浩荡荡的铁甲军,犹如九派涛声汹涌。
浔阳的夜火和黄州的雪,应该是让我无聊地倚靠在这里。
我已衰老,徒劳地送别这云宵。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字子美,号云峰,晚号秋水,著有《云峰集》。他在诗词方面有较高的成就,风格多变,擅长抒情,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送别友人蒋京少前往楚地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这首《渡江云》体现了陈维崧在古诗词创作中的独特风格,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寄托,也蕴含了诗人自身的感悟与忧伤。开篇以“向长安市上,仰天长啸”引入,展现了诗人对长安的留恋和对人生的思索。接着,通过“悔杀彩为毫”,表达了对过去选择的懊悔,似乎是对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无奈之间的矛盾。
“月明无赖极”一句,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孤寂,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对友人离去的惋惜。接下来的“掉头仍向,潇湘去去采离骚”,则是对楚地的向往和对《离骚》那种情感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尤其在表达离愁别绪上,极具感染力。诗中“舟摇”和“天低滴竹”的描摹,营造出一种动荡与静谧交织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结尾处的“吾衰矣,漫劳送上云宵”,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寓意人生无常,感叹岁月流逝。整体来看,陈维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理想的沉思,给人以深刻的启发与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索,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友谊与人生哲理的交融。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长安代表着历史的辉煌与逝去的梦想;月光的无情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孤独;潇湘水乡则是诗人理想的寄托;小舟则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漂泊;铁甲则是对现实压迫的反思。
诗词测试
“悔杀彩为毫”中“彩”指什么?
A. 美好的理想
B. 颜色
C. 书法
“浔阳夜火黄州雪”中的“夜火”意指什么?
A. 繁华
B. 孤寂
C. 战争
诗中“舟摇”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平静
B. 动荡
C.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上的表达方式与情感基调各具特色,展现了古典诗词的丰富内涵与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