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使往蜀路傍见山花吟寄乐天 其二

《奉使往蜀路傍见山花吟寄乐天 其二》

时间: 2025-04-26 15:35:06

诗句

向前已说深红木,更有轻红说向君。

深叶浅花何所似,薄妆愁坐碧罗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06

原文展示:

奉使往蜀路傍见山花吟寄乐天 其二
向前已说深红木,更有轻红说向君。
深叶浅花何所似,薄妆愁坐碧罗裙。

白话文翻译:

在前面已经提到那深红的花木,实际上还有那轻红的花也在向你诉说。
深色的叶子和浅色的花儿像什么呢?
她那薄薄的妆容愁苦地坐在碧色的罗裙上。

注释:

  • 深红木:指的是深红色的花木。
  • 轻红:指的是浅红色的花。
  • 薄妆:形容女子妆容淡薄。
  • 碧罗裙:指的是颜色清幽的罗裙。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深红木”和“轻红”可能隐喻着友情和离别的情感,而“薄妆愁坐”则表现出一种愁苦的情绪,可能与作者的心境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号梦窗,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倡导“新乐府”运动,作品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稹奉使往蜀的途中,正值春季,路旁的山花使他产生了思乡之情,寄情于花,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奉使往蜀路傍见山花吟寄乐天 其二》是一首描绘春花的诗歌,虽然表面上是在描写花木的美丽,实际上却透过花木传达出深沉的情感。诗的开头提到“深红木”和“轻红”,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花的颜色象征着不同的情感层次,深红代表着深厚的情谊,而轻红则可能代表着轻松的思念。

接下来的“深叶浅花何所似”则引发读者的思考,深色的叶子和浅色的花之间的对比,似乎在强调一种矛盾的情感,既有深厚的情谊,又有淡淡的忧愁,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情感的细腻把握。

最后一句“薄妆愁坐碧罗裙”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一个女子的愁苦与美丽,她的薄妆和碧罗裙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女子的柔美,又暗示了内心的愁苦。整首诗通过对花木的描绘和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元稹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向前已说深红木:前面已经提到的花木是深红色的。
  2. 更有轻红说向君:还有轻红色的花在向你诉说。
  3. 深叶浅花何所似:深色的叶子和浅色的花儿可以比作什么呢?
  4. 薄妆愁坐碧罗裙:她那薄薄的妆容忧愁地坐在碧色的罗裙上。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深红木”和“轻红”来比喻情感的深浅。
  • 对仗:诗中存在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纠葛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深红木:象征着深厚的情谊。
  • 轻红:象征着轻松的思念。
  • 薄妆:代表着女性的柔美和脆弱。
  • 碧罗裙:象征着清幽和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深红木”象征什么? A) 浅薄的情感
    B) 深厚的情谊
    C) 美丽的景色

  2. “薄妆愁坐碧罗裙”中,“薄妆”指的是什么? A) 浓妆
    B) 淡妆
    C) 不化妆

答案:

  1. B) 深厚的情谊
  2. B) 淡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元稹与白居易在对友谊和生命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元稹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表现,而白居易则更关注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文选》

相关查询

送杨腾山人 次韵李抚辰屯田修州门 葺居五首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 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 闭居五咏其三读书 次韵程相公以柳湖久涸辄引蔡水溉注感而成咏 夜坐 蔡州壼公观刘道士 除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追风蹑影 抵死漫生 正其谊不谋其利 几字旁的字 包含叵的词语有哪些 贪花恋酒 疑幕 走之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交沁 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泪下如雨 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你东我西 疾之如仇 耂字旁的字 银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