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经古战场

《经古战场》

时间: 2025-04-26 03:26:51

诗句

茫茫凶荒,迥如天设。

驻马四顾,气候迂结。

秋空峥嵘,

黄日将没。

多少行人,白日见物。

莫道路高低,尽是战骨。

莫见地赤碧,尽是征血。

昔人昔人既能忠尽于力,

身糜戈戟,脂其风,膏其域。

今人何不绳其塍,植其食。

而使空旷年年,常贮愁烟。

使我至此,不能无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6:51

原文展示

《经古战场》
作者:贯休 〔唐代〕

茫茫凶荒,迥如天设。
驻马四顾,气候迂结。
秋空峥嵘,黄日将没。
多少行人,白日见物。
莫道路高低,尽是战骨。
莫见地赤碧,尽是征血。
昔人昔人既能忠尽于力,
身糜戈戟,脂其风,膏其域。
今人何不绳其塍,植其食。
而使空旷年年,常贮愁烟。
使我至此,不能无言。

白话文翻译

在这片茫茫的荒野上,仿佛是上天的安排。
我骑马四周张望,气候冷清而沉闷。
秋天的天空高远而清朗,太阳即将落下。
多少行人仍在白天行走,
在这条路上,不论高低,都是战死的骨骸。
不要看那土地是赤红还是碧绿,
尽是流淌的征战血液。
古人曾经忠诚尽力,
身体被戈戟所伤,血染战场,奉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的人为何不耕作自己的田地,种植自己的粮食,
却任凭这片空旷的土地年复一年,积蓄着忧愁的烟雾。
我来到这里,无法不发出感慨。

注释

  • 茫茫凶荒:茫茫的荒野,凶险而荒凉。
  • 驻马四顾:停下马,四处张望。
  • 气候迂结:气候沉闷。
  • 秋空峥嵘:秋天的天空高远而清朗。
  • 尽是战骨:到处都是死去士兵的骸骨。
  • 尽是征血:到处都是战争流下的鲜血。
  • 忠尽于力:忠诚地竭尽全力。
  • 绳其塍,植其食:耕作自己的田地,种植粮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公元830年-888年),唐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语言简练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关注,情感真挚且深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古战场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们生活的忧虑,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关注耕作与生活。

诗歌鉴赏

《经古战场》通过描绘一片古老的战场,展现了战争带来的苦痛与沉重的历史印记。全诗以“茫茫凶荒”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荒凉的环境,仿佛置身于一个被战争撕裂的场所。驻马四顾,诗人观察到的是满地的战骨和征血,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残酷,还引发了对历史的深思。

诗中提到“昔人既能忠尽于力”,通过对比古人与今人的态度,诗人对当下的冷漠和不作为表达了失望与批评。他用“绳其塍,植其食”的呼唤,期望人们能够重视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实质,而非沉迷于空虚的追求。这种对比不仅强化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人反思对历史的记忆与教训。

整首诗的结尾“使我至此,不能无言”更是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重感受和对未来的思考。战争留下的伤痕与痛苦,时刻提醒着人们珍惜和平,努力耕作,这不仅是对古战场的哀悼,更是对生活的呼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茫茫凶荒,迥如天设:描绘出一幅荒凉的战场景象,仿佛这是上天的安排。
  2. 驻马四顾,气候迂结:停下来环顾四周,感受到周围的沉闷气候。
  3. 秋空峥嵘,黄日将没:秋天的天空高远,太阳即将落下,象征光明的逝去。
  4. 多少行人,白日见物:在这条路上,依旧有行人在白天行走。
  5. 莫道路高低,尽是战骨:无论路是高还是低,都是战死士兵的遗骸。
  6. 莫见地赤碧,尽是征血:无论土地是红色还是绿色,都是流淌的鲜血。
  7. 昔人昔人既能忠尽于力:古人曾经忠诚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8. 身糜戈戟,脂其风,膏其域:身躯被武器所伤,鲜血染透了这片土地。
  9. 今人何不绳其塍,植其食:如今的人为何不耕作自己的田地,种植粮食。
  10. 而使空旷年年,常贮愁烟:却任凭这片土地年复一年,积蓄着愁苦的烟雾。
  11. 使我至此,不能无言:我来到这里,无法不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战骨”与“征血”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战场比作荒凉的景象,传达出战争的惨烈。
  • 排比:使用类似结构的句子,强调古人与今人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力度。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探讨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教训,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当代人冷漠态度的批评,呼唤人们珍惜生活、关注耕作与和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战骨: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悲痛。
  2. 征血:代表战争带来的伤害与流血的代价。
  3. 秋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4. 空旷:暗示着人们对生活的不作为与无奈。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错的画面,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和对和平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贯休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昔人”指的是?

    • A. 现今人
    • B. 古代的战士
    • C. 诗人自己
  3. 诗中的“战骨”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战争的残酷
    • C. 农田的丰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by 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历史与生活的思考。
  • 《春望》by 杜甫: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苦难与人们的忧愁。

诗词对比

  • 《经古战场》与《春望》:两首诗都涉及战争带来的创伤与对生活的思考,但贯休的诗更加强调历史的教训,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苦难的直接反映。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米元章姑孰诗帖赞 周美成友议帖赞 吴参政 奉寄何正父总干 宫词一百首 己亥八月廿一日除书予拜太平兴国宫祠官呈赵 孝宗皇帝杜甫万丈潭诗御书赞 予归示省松楸将以初秋望前汎湖之龙门已戒舟 归自鄂双莲生于后池偶作再寄紫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磐石之固 秀麦 玩常 明姝 包含斩的成语 高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非字旁的字 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超度众生 闪逃 进寸退尺 麦字旁的字 治兵以信 包含膝的成语 不可须臾离 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