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01
溪长山几重,十里万株松。
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
树栖新放鹤,潭隐旧降龙。
还在孤舟宿,卧闻初夜钟。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宁静的山水景致:溪水蜿蜒,山峦层叠,十里之外满是松树。秋日的阳光洒在红色的栏杆上,黄昏时分的云彩回归到青翠的山峰。树上栖息着刚刚放飞的白鹤,潭水中隐匿着昔日的降龙。诗人仍然停留在孤舟上,躺下倾听初夜的钟声。
“降龙”可能指的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关龙的传说,龙在古代被视为神灵、权力和富贵的象征,常常与水相关联。此处可能暗示着一种历史传承与地域文化的深厚。
作者介绍:许浑是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多以山水、游览和人生感悟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常被后人所推崇。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武陵时,旨在表达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孤独生活的思考。武陵以其秀丽的山水而闻名,诗人在此寄情山水,流露出一种闲适与淡泊的心态。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是许浑的一首经典山水诗,诗中描绘了秋日武陵的美丽景色,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闲适心情。诗的开篇“溪长山几重,十里万株松”,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将山水的层次感与丰盈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通过色彩的对比,营造出浓厚的秋意,传达出一种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从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情感,“树栖新放鹤,潭隐旧降龙”,不仅描绘了自然的静谧,还引发了对古代传说的联想,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而最后一句“还在孤舟宿,卧闻初夜钟”,则将诗人安静的心态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对孤独与宁静的接受和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唐代山水诗的特点,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深刻的人生哲思,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自然的美丽,表现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淡然接受,传达了一种恬淡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包括哪些元素?
“秋日下丹槛”中的“丹槛”指的是什么?
诗人听到的声音是什么?
统一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