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4:55
拟古 其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在仲春时节,遇到了及时的春雨,刚刚听到雷声从东方传来。
众多蛰伏的生物纷纷惊醒,草木也开始茁壮生长。
翩翩而来的新燕,成双成对地飞入我的小屋。
它们的先前巢穴仍然在那里,彼此携手返回旧居。
自从分别以来,家门口已日渐荒芜。
我的心虽不如坚石,但你的情感又如何呢?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的诗人和隐士。他以田园诗闻名,强调自然与人和谐的生活。他的作品多反映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厌倦。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陶渊明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感受以及对故人、故地的思念,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陶渊明的《拟古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后的孤寂。开篇以“仲春遘时雨”引入春天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春雨滋润万物的场景。接着,雷声的响起象征着春的真正来临,带来了对生命的唤醒。诗中“众蛰各潜骇”,形象地体现了万物复苏的景象,草木的生长与生物的活动,令人感受到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新燕的归来则是对旧日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曾经的渴望与温暖的回忆。最后两句“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则引发出一种悲凉的情感,展现了岁月流逝后的荒凉和心灵的孤独。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陶渊明对生命、时间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春天的生命力与个人的孤独感展开,表达了对旧时光的怀念与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燕”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归属与希望
C. 失落
“自从分别来”一句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失落
C. 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