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5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55:52
杂诗 其三
作者: 陶渊明 〔魏晋〕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荣华富贵是难以长久占有的,盛衰兴亡是无法预测的。
曾经是春天盛开的荷花,如今却变成了秋天的荷叶。
严寒的霜冻结在野草上,虽然枯萎却还未到离别的时刻。
日月轮回不停,我已离去再也无法回到阳光下。
依依不舍地怀念往昔,思及这些令人断肠的往事。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而著称,反映了对世俗权力和名利的淡泊。
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们普遍感受到国家的衰败和个人理想的破灭。诗人通过这首杂诗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陶渊明的《杂诗 其三》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往昔的深情怀念。开篇的“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直接点明了人生的脆弱和不确定性,表达出对荣华富贵的淡漠态度。在“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中,通过春秋荷花的变化,诗人展现了生命的轮回与变化,暗示着人生的由盛转衰。
接下来的“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则描绘了自然界的严酷,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无奈。最后两句“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展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死的不可逆转。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陶渊明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理想。
整首诗传达了陶渊明对荣华富贵的淡泊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昔为三春蕖”是指什么?
A. 秋天的荷叶
B. 春天的荷花
C. 冬天的冰雪
D. 夏天的绿叶
填空题:诗中提到“日月还复周”,这句表达了什么?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错)
陶渊明的《杂诗 其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但王维的诗更强调了宁静的生活态度,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伤感。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陶渊明的作品及其所反映的哲理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