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饮酒·其二

《饮酒·其二》

时间: 2025-04-26 06:33:08

诗句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08

饮酒·其二

原文展示: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白话文翻译:

积德的人终有回报,夷叔隐居在西山。
善与恶如果没有回应,那为何空口说这些话呢?
如今已是九十岁,生活困苦饥寒交迫,
不依赖那固有的节操,百年之后又有谁会传颂?

注释:

  • 积善:积累善行。
  • 夷叔:指夷叔(即隐士),典出《诗经》。
  • 善恶苟不应:善与恶若是不应有回应。
  • 九十行带索:形容年纪已高,生活艰辛。
  • 固穷节:固守贫贱的节操。
  • 百世当谁传:百年之后又有谁来传颂。

典故解析:

“夷叔在西山”指的是隐士的生活,象征着对物质的超脱和精神的追求,出自古代对隐士的尊崇。此处用以引申陶渊明隐居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以其归隐田园、崇尚自然、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陶渊明隐居时期,他在世俗纷扰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表达对人生价值的深思。

诗歌鉴赏:

陶渊明的《饮酒·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善与恶、贫与富、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篇以“积善云有报”引入,强调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但紧接着又提出对现实的质疑:善恶如果没有回应,那么言说这些又有什么意义?这是对社会公正的一种失望与无奈。在对比自身的年老困境时,诗人用“九十行带索”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艰辛生活,暗示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最后,诗人感慨固守节操却无人传颂,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也反映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思考。整首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不失对理想的坚持,体现了陶渊明的哲学思考与个人价值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积善云有报”:提到善行必有回报,表达了对道德的信仰。
    • “夷叔在西山”:引入隐士的理想,象征对人世的超脱。
    • “善恶苟不应”:质疑道德的公正性。
    • “九十行带索”:感慨个人的生活困苦。
    • “饥寒况当年”:回忆年轻时的艰辛。
    • “不赖固穷节”:即使固守节操也未必有人传颂。
    • “百世当谁传”:感叹个人的价值与历史的关系。
  • 修辞手法

    • 对比:善与恶的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对比。
    • 象征:夷叔象征隐士理想,生活困苦象征人生的无常。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道德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人生价值的追寻,也体现了陶渊明对人生无常与社会不公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积善:象征道德行为,反映人的内心追求。
    • 夷叔:象征隐士生活,代表对世俗的超脱。
    • 九十行带索:象征年老与生活艰辛,反映对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积善云有报”中的“积善”指什么?

    • A. 积累财富
    • B. 积累善行
    • C. 积累知识
    • D. 积累友谊
  2. 诗中“夷叔在西山”是指?

    • A. 隐居的理想
    • B. 生活的困境
    • C. 朋友的相聚
    • D. 追求的目标
  3. 诗人对现实的态度是?

    • A. 满意
    • B. 失望
    • C. 无所谓
    • D.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同样表达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桃花源记》:描绘理想社会的作品,反映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与李白《将进酒》:两者都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陶渊明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道德,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

相关查询

昼夜乐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其六 再和寄子瞻闻得湖州 过洞庭青草湖 道中寄景珍兼简庚元镇 送徐景道尉武宁二首 席子泽盘礡图赞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其五 寄舒申之户曹 漫书呈几复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孽的成语 廉平 几字旁的字 府廨 箕山之风 奋飞横绝 三撇旁的字 白蚁争穴 九故十亲 酉时 天涯地角 火字旁的字 惊起梁尘 齲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资格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