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08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积德的人终有回报,夷叔隐居在西山。
善与恶如果没有回应,那为何空口说这些话呢?
如今已是九十岁,生活困苦饥寒交迫,
不依赖那固有的节操,百年之后又有谁会传颂?
“夷叔在西山”指的是隐士的生活,象征着对物质的超脱和精神的追求,出自古代对隐士的尊崇。此处用以引申陶渊明隐居的理想。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以其归隐田园、崇尚自然、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陶渊明隐居时期,他在世俗纷扰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表达对人生价值的深思。
陶渊明的《饮酒·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善与恶、贫与富、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篇以“积善云有报”引入,强调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但紧接着又提出对现实的质疑:善恶如果没有回应,那么言说这些又有什么意义?这是对社会公正的一种失望与无奈。在对比自身的年老困境时,诗人用“九十行带索”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艰辛生活,暗示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最后,诗人感慨固守节操却无人传颂,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也反映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思考。整首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不失对理想的坚持,体现了陶渊明的哲学思考与个人价值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道德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人生价值的追寻,也体现了陶渊明对人生无常与社会不公的感慨。
诗词测试:
“积善云有报”中的“积善”指什么?
诗中“夷叔在西山”是指?
诗人对现实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