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1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18:31
过岭寄子由三首(第三首为子由作) 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
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光荣归佩呈佳瑞,瘴疠幽居弄晚岚。
従此西风庾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
山林瘴雾老难堪,归去中原茶亦甘。
有命谁怜终反北,无心却笑亦巢南。
蛮音惯习疑伧语,脾病萦缠带岭岚。
赖有祖师清净水,尘埃一洗落毵毵。
我在这条山路上往返已七年,实在让我难以承受,又一次试饮了曹溪的甘泉。梦中仿佛曾经迁居海外,醉酒之中不觉已到江南。水波轻轻拍打着我的脚,空山的涧水发出悦耳的声音,雾气缭绕在我征衣上,滴落着翠绿的岚气。是谁把山鸡惊起,半山的花雨如毯般落下。投身于诗章和策论,虽然口中谈论很多,却能洗清冤屈,忠心死去也心甘情愿。一片丹心在天日之下,数行清泪在岭云南。光荣归于我,佩带着美好的瑞兆,瘴疠的幽居却在晚岚中作弄。自此西风吹过,庾梅也凋谢,不知谁能与我共骑马走到山间?山林中的瘴雾让我难以忍受,归去中原的茶水也甘甜。谁来怜惜我这命运反复,心中无意却又笑着南归。蛮音习惯了,竟然疑心这是乡音,脾病缠绕让我在岭上彷徨。幸好有祖师的清净水,洗去尘埃,落下如毯的花雨。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和画家,以豪放、旷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为苏轼在岭南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及对当时生活的不平之感,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与寄托。
此诗展现了苏轼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与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人生哲理。开篇以“七年来往”开头,直截了当地表达出他对经历和时间的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伤。接着,他通过“梦里似曾迁海外”勾勒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展现出他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诗中采用了很多生动的自然景象,如“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这些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衬托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在后半部分,苏轼触及了对忠诚与冤屈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理想主义的坚持,尽管身处逆境,仍然保持一片丹心。这种情感的冲突与融合,让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且富有层次。最后的几句,结合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的无情,表现出一种悲凉又带着希望的情绪,既有对过往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命运的无奈,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曹溪”代表?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