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1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4:46
叙怀二首
作者:张九龄
弱岁读群史,抗迹追古人。
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
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晚节从卑秩,岐路良非一。
既闻持两端,复见挟三术。
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
已矣直躬者,平生壮图失。
去去勿重陈,归来茹芝朮。
在年轻的时候,我曾经阅读很多史书,努力追随古人的足迹。虽然现在身穿粗布衣服,但心中却怀有美玉,佩戴印章的我仍然要背负着柴薪。志趣相投的朋友难道不都是兄弟吗?道德的修为并不因贫贱而有所不同。孤独的根基又能依靠什么呢?感激身边有这样的邻居。人生的晚年地位低微,走的岔路并不止一条。听说有人同时掌握两种技能,又看到有人同时掌握三种技艺。木瓜果树确实有回报,而玉楮的讨论却没有实质内容。对那些直身自处的人而言,他们一生的壮志都失去了。离去吧,不要再重复往事,归来时采摘芝草和药草。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少山,唐代著名政治家、诗人。他的诗歌兼具凝练与意蕴,特别擅长描写人生哲理和情感。他在贞观年间担任宰相,后因政治斗争被贬,晚年在南方度过。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善于表达内心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叙怀二首》创作于张九龄晚年,因政治生涯的波折与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反思,表达了他对友谊、道德与人生方向的思考。
张九龄的《叙怀二首》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索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诗的情感贯穿始终,既有对过往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展望,深刻而不失温情。诗人在年轻时曾努力追随古人的足迹,体现出他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尽管生活贫困,但他依然心怀美玉,象征着他不屈的理想和追求。志同道合的朋友被比作兄弟,展现了友情的可贵。
诗中对孤根的感慨,揭示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晚年所处的卑微地位与岔路选择,不禁引人深思,人生的选择与方向往往充满不确定性。对木瓜与玉楮的对比,反映了对实际回报与虚无讨论的深刻反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张力,通过对比手法加深了情感的表达,使得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多样性的思考。张九龄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展现了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张九龄的《叙怀二首》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友情的珍贵
B. 对历史的追求
C. 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D. 以上皆是
“弱岁读群史”中的“弱岁”指的是:
A. 年老
B. 年轻
C. 中年
D. 无法判断
诗中提到的“木瓜”象征什么?
A. 实际的回报
B. 友谊
C. 理想
D. 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