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2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2:06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寒露时节,天空清澈,远山在视线中若隐若现。
孤独的山顶突然高耸入云,轻微的云彩又悄然聚集。
人们在此欣赏土地的美好,鸟儿也喜欢明亮的林间景致。
情怀寄托于遥远的地方,抚摸自己的身躯又何必受束缚?
仰望天空,感谢那自由的飞翔,走在路上,不禁感叹疲惫的双足。
岁月流逝,心中仍有牵挂,归心似箭,却又踌躇不前。
若能闲适地享受生活,何必辜负那南山的清曲?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少岳,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诗才闻名,作品多反映自然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俊逸。
此诗写于作者身处斋中时,正值秋季,意在表达他对自然的欣赏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与对自由的渴望,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晨坐斋中偶而成咏》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张九龄通过描绘秋日晨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由的向往。诗的开头以“寒露洁秋空”引入,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山峰,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孤顶的高耸与微云的缭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山的巍峨与天空的辽阔。
在后面的段落中,诗人表达了人和鸟对自然的共同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的描写,诗人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束缚的不满,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的精神。
最后,诗人以“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强调了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的渴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深度。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珍视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寒露”是指哪个季节?
“孤顶乍修耸”中“孤顶”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