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1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18:00
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
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
花蕊在风中频频被摧残,刚刚裁剪的红花在雨中又焕然一新。
眼看着花瓣被风吹落在地,春天就这样与我告别。
诗中并未涉及具体典故,但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花朵短暂生命的惋惜,这种情感在古代诗歌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在描写花卉的作品中。
元稹,字微之,号太原人,是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79年,卒于831年。他与白居易齐名,主张“诗要言志”,作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描绘社会生活,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写牡丹的盛开与凋落,表现对春天的珍惜与感怀,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
《牡丹二首 其一》通过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描写,以及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与短暂。首句“簇蕊风频坏”,便想象出了春风的肆虐,花蕊在风中摇曳,似乎在抗争却又无力抵挡,体现了自然的无情。在“裁红雨更新”中,雨水既是花的滋养,也是对花的摧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生命中美好与短暂的共存。后两句“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则是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春天的离去仿佛预示着人生的匆匆,令人感到惋惜。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情感真挚动人,令人深思。
全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反映了人对自然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中“簇蕊风频坏”表达了什么情感?
“便别一年春”意味着什么?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