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留题石经院三首

《留题石经院三首》

时间: 2025-05-07 18:59:15

诗句

孤绝山南寺,僧居无限清。

不知行道处,空听暮钟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59:15

留题石经院三首

作者: 苏辙 〔宋代〕

原文展示:

孤绝山南寺,僧居无限清。不知行道处,空听暮钟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而宁静的山南寺庙,寺中僧人的生活清净无比。作者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陌生,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只能静静地聆听傍晚的钟声。

注释:

  • 孤绝:孤立而绝世,形容环境的偏僻与清静。
  • 南寺:指位于南方的寺庙。
  • 无尽:无限,没有尽头;这里形容清净的环境。
  • 行道处:行走的地方,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方向的迷茫。
  • 暮钟声:傍晚的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宁静。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钟声”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悟,常常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以其诗文、词曲闻名,尤其擅长散文和诗词。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辙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渴望宁静的生活,抒发了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及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清静寺庙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开头的“孤绝山南寺”便给人以孤独而宁静的感觉,描绘出一个远离尘嚣的环境。接下来的“僧居无限清”则强调了这种宁静的深度,暗示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清澈与安宁。诗人通过“行道处”表达了他对人生方向的迷茫,似乎在隐喻着自己在世俗纷扰中对归处的渴望。而“空听暮钟声”则将全诗的情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钟声不仅是对时间的提醒,也是一种心灵的洗礼,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俗世的宁静。整首诗在意象上简约而深刻,情感上饱含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孤绝山南寺”:描绘了寺庙的偏僻和清静的环境。
    • “僧居无限清”:强调了这里的生活是多么的清净。
    • “不知行道处”:表达了迷失和对方向的迷茫。
    • “空听暮钟声”:暗示着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孤绝”与“无限清”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美。
    • 意象:钟声作为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感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孤独、宁静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安宁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孤绝山南寺:象征着孤独与静谧的生活。
  • 暮钟声:代表时间的流逝,伴随着内心的宁静和思考。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孤绝山南寺”中的“孤绝”主要指什么?
      • A. 热闹
      • B. 偏僻
      • C. 清净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迷茫?
      • A. 自我
      • B. 人生方向
      • C. 自然
    3. “空听暮钟声”中“空”字的意义是什么?
      • A. 有所作为
      • B. 只是
      • C. 充实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 诗词对比: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但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苏辙的《留题石经院三首》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感悟与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苏辙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依韵和普上人古琴见赠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杂兴 其一 和永叔六篇其六啼鸟 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 寄题朱表臣职方真州新园 送回上人 送仲文 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 读问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鬯字旁的字 罪当万死 祗候人 修身慎行 音字旁的字 深刺腧髓 工字旁的字 纵使 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砱石 页字旁的字 羊裘垂钓 包含胡的词语有哪些 丹心碧血 曷若 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草草了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