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5:47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作者:谢灵运 〔南北朝〕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日夜交替,气候变化,山水间散发着清新的光晕。
这光晕能让人心情愉悦,游子因此忘却了归家的心思。
出山谷时天刚亮,划船时阳光已显得微弱。
林间的沟壑隐隐笼罩着暮色,云霞也收起了夕阳的余辉。
莲花和荷叶交错映衬着,蒲草相依相偎。
我披拂着微风走向南面的小径,心中愉悦,轻松地推开东面的门扉。
心境淡泊,万物自显轻松,内心愉悦,理智无碍。
请告诉热爱养生的人,试着用这样的方式来推导生活吧。
谢灵运(385年—433年),字景仁,号孟氏,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画家。他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士族家庭,曾任官职,但因性格高洁常与当权者疏远。谢灵运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作往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创作于谢灵运隐居于山水之间之时。诗中描绘了他在湖边精舍的宁静生活,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作品反映了当时南北朝动荡的社会背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依恋以及希望逃避现实的心态。
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诗歌通过描绘清晨与黄昏的景象,将自然美与心境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全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的开头以“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引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着“游子憺忘归”,展现了游子在美景中的迷醉,表现了对归家的淡漠与忘却,反映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随着诗的深入,“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和谐,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的韵味。而后“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眷恋。
最后,诗人以“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作结,传达出一种养生哲学,倡导人们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安宁与智慧。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更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与哲学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审美和思想价值。
全诗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诗人强调了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宁静的重要性,倡导一种淡泊明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诗中“游子憺忘归”意指:
A. 游子想家
B. 游子陶醉于自然
C. 游子迷路
“芰荷迭映蔚”描绘的是:
A. 荷花的盛开
B. 自然的和谐美
C. 黄昏的景色
诗中提到的“摄生客”主要指:
A. 追求财富的人
B. 热爱养生的人
C. 环游世界的人
谢灵运 vs 王维
谢灵运的诗更强调自然的清新与个人内心的感受,王维则在山水中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与道教思想。两者共同点在于都追求自然之美,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黄昏和清晨的天气变换,山水之间的景色如同清灵的光芒。 山水的轻灵让人愉悦,使其在山水之中游历而忘记回去。 从峡谷出来的时候时间还早,等到上船的时候天气已经晚了。 四周的树林和山壑中聚积着傍晚的景色,天上的晚霞凝聚着夜晚的天空中飘动。 菱叶和荷花在蔚蓝的河水中交相呼应,蒲和小麦在一处相依生长着。 持着拂尘在南边的小路上走动,很开心地欣赏东面的门窗。 忧虑的东西少了自然觉得没有烦心事,心情畅快就会觉得很顺心。 送给希望保养身体的人上面这些话,希望他们能用这个方法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