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0:52
登江中孤屿
作者:谢灵运 〔南北朝〕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在江南游览久了,心中感到疲倦;在江北游荡又感到空旷。
心怀新奇的想法不断转变,寻找不同的风景却没有时间停留。
湍急的水流趋向消失,孤独的小岛映衬着这中间的河流。
云和阳光交相辉映,天空与水面都显得格外清澈鲜亮。
表面的灵物无人欣赏,蕴含真实的事物又有谁来传承?
我想象着昆山的风姿,遥远的地方与我有着微妙的联系。
我开始相信安期生的道理,能够尽享长生之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谢灵运,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出生于名门望族,才华横溢,以山水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谢灵运游历江南江北之际,反映了他在游览中对自然美的感悟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诗人更倾向于寄情于山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长生的理想。
《登江中孤屿》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诗中,谢灵运通过对江南和江北自然景观的对比,表达了内心的倦怠与寻找新奇的渴望。开头两句“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直接揭示了诗人对周遭景物的审视与反思,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地理上的差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接着,诗人描述了孤屿的美丽,运用“孤屿媚中川”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与依恋。云与日的相映成趣,水天的清澈相互交融,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自然世界,给人以心灵的安慰。
诗的后半部分则流露出对世俗的思考与对真理的追求。“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道出诗人对浮华表象的蔑视,对真实性的渴求。这种渴求在想象昆山的姿态中得以体现,昆山作为理想与美的象征,激发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最后一句“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则将诗的主题提升至哲理的高度,诗人开始相信长生的道理,寻求自然与生命的和谐。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景,更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真理的追求,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意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江北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实与浮华的反思,以及对长生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屿”象征着什么?
A. 美丽的景色
B. 孤独与独立
C. 繁华的城市
D. 传说中的神仙
“云日相晖映”展现了诗中哪种情感?
A. 悲伤
B. 希望
C. 失落
D. 疲倦
诗人对“表灵物”的态度是?
A. 喜欢
B. 赞美
C. 蔑视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