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0:42
春山唯一室,独坐草萋萋。
身寂心成道,花闲鸟自啼。
细泉松径里,返景竹林西。
晚与门人别,依依出虎溪。
在春天的山中,只有一间屋子,我独自坐在草丛中。
身心宁静,内心已得道理;花儿悠闲,鸟儿自顾自地啼鸣。
在细小的泉水和松树的小径上,夕阳的余晖映照在竹林的西边。
傍晚时分,我和门人依依惜别,缓缓走出虎溪。
“身寂心成道”中的“道”指的是道家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种思想在唐代诗歌中十分常见,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皇甫曾(约708年-约785年),字子文,唐代诗人,生于今陕西省。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作成于唐代,正值诗人追求隐居生活,远离喧嚣,向往清静、自然的心境。此时,社会动荡,诗人希望通过隐居的生活找到内心的宁静和道理。
《题赠吴》是一首描绘春日山景与隐逸生活的诗。诗中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春山唯一室,独坐草萋萋”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草色萋萋,生机勃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接下来的“身寂心成道”则深刻揭示了诗人追求道理的精神状态,强调了身体的宁静与心灵的觉悟之间的关系。
而“花闲鸟自啼”进一步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自然氛围,说明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感受是轻松自在的,仿佛花鸟也在享受这份宁静。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幅清新的画卷之中。
最后两句“晚与门人别,依依出虎溪”则表现了诗人与门人惜别的情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整体而言,诗歌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致与深邃的内心体验,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道理的追求,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道家哲学中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诗中“身寂心成道”指的是什么?
A. 身体的疲惫
B. 内心的宁静与道理的觉悟
C. 对朋友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虎溪”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地名
C. 一种动物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自然的热爱
C. 对历史的感慨
答案: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秋天的意境,而皇甫曾则着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宁静。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唐代诗人普遍追求的自然理想与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