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国子柳博士兼领太常博士,辄申贺赠

《国子柳博士兼领太常博士,辄申贺赠》

时间: 2025-04-23 19:29:21

诗句

博士本秦官,求才帖职难。

临风曲台净,对月碧池寒。

讲学分阴重,斋祠晓漏残。

朝衣辨色处,双绶更宜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29:21

原文展示

国子柳博士兼领太常博士,辄申贺赠
——皇甫曾 〔唐代〕

博士本秦官,求才帖职难。
临风曲台净,对月碧池寒。
讲学分阴重,斋祠晓漏残。
朝衣辨色处,双绶更宜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祝贺一位国子监的博士,兼任太常博士的。诗中提到博士原本是秦朝的官职,求才和任职都不容易。站在风中,曲台显得格外清净;面对明月,碧池显得寒冷。教授学问分阴重,斋祠里晨漏已经稀薄。朝服的颜色在特定地方辨认,更加显得双绶的光彩。

注释

  • 博士:古代官职,负责教授学术,国子监的博士是高级学者。
  • 秦官:指的是古代秦朝的官员,表明博士职务的历史渊源。
  • 曲台:指的是一种建筑,通常用于观景或聚会。
  • 讲学:教授学问。
  • 斋祠:古代用于祭祀和学习的场所。
  • 朝衣:古代官员的正式服装。
  • 双绶:形容官职的尊贵,双绶指两个绶带,象征着荣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皇甫曾(约709年—785年),字汝夔,唐代诗人,善于写诗,风格多样,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与文化盛世,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培养了大量人才,社会对学术的重视也促使了诗人的创作。此诗是对一位刚刚升迁的博士的祝贺,表达了对知识分子地位提升的欣慰和对学术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开头到结尾,展现了对博士身份的深刻理解和对学术追求的尊重。首句“博士本秦官,求才帖职难”点出博士的历史渊源,同时也反映出求职的艰难,这种务实的态度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谦逊和对学问的珍视。接下来的“临风曲台净,对月碧池寒”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象征着静谧与专注,表现出学者在宁静中追求真理的境界。

“讲学分阴重,斋祠晓漏残”则蕴含了学术讲授的重大责任与使命,斋祠的晨漏暗示着时间的珍贵,强调了学者的勤奋和对知识的渴求。最后两句“朝衣辨色处,双绶更宜看”通过对朝服和双绶的描写,将博士的荣誉与身份凸显出来,进一步表达了对其成就的祝贺。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学术界的风貌与士人对知识的崇高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博士本秦官”:阐述博士这一职务的历史背景,根源于秦朝。
  2. “求才帖职难”:强调求才与任职的不易,隐含了对学术之路的辛酸。
  3. “临风曲台净”:描写一个清新的环境,体现出学者的淡泊与专注。
  4. “对月碧池寒”:月光下的碧池显得寂静而寒冷,增添了一种孤独感。
  5. “讲学分阴重”:教授学问是一项重要的责任,意味着学者的使命重大。
  6. “斋祠晓漏残”:晨漏的稀薄,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学习的紧迫感。
  7. “朝衣辨色处”:暗示在特定场合中,博士的身份显得更加尊贵。
  8. “双绶更宜看”:双绶是官职的象征,强调其光辉的成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常见的对仗工整,如“临风曲台净,对月碧池寒”。
  • 意象:诗中使用了“风”、“月”、“池”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个清新、宁静的氛围。
  • 象征:双绶象征着荣誉与地位,深化了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学术界的敬重,反映了士人对于知识与地位的追求,同时也展现出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学术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博士:象征学问与智慧。
  • 曲台:象征学术交流与聚会的场所。
  • 碧池:象征清澈与宁静的心境。
  • 朝衣:象征官方身份与荣誉。
  • 双绶:象征尊贵与权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博士本秦官”中“博士”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

    • A. 汉朝
    • B. 唐朝
    • C. 秦朝
    • D. 宋朝
  2. 诗中“讲学分阴重”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学者的责任重大
    • B. 学术讲授的轻松
    • C. 学者的生活安逸
    • D. 学术的无聊
  3. “双绶更宜看”中的“双绶”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荣誉
    • C. 学问
    • D. 权力

答案

  1. C. 秦朝
  2. A. 学者的责任重大
  3. B. 荣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之涣《登鹳雀楼》
  2. 李白《庐山谣》
  3.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皇甫曾的《国子柳博士》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展现了对知识与自然的赞美,前者侧重于学术研究,后者则强调自然景观的壮丽。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传达了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大量唐代诗人的作品,是了解唐诗的经典读物。
  2. 《中国文学史》:提供了关于唐代文学发展的详细解读。
  3. 《唐代诗人传记》:对皇甫曾及其他唐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背景进行深入分析。

相关查询

古风其四十五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送侯十一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普照寺 古风其十八 留别西河刘少府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旱獭 包含用的词语有哪些 前功尽弃 倦鸟知还 行字旁的字 一事不知 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正御 输心服意 攴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绝世无伦 昌翔 钐刀 齿字旁的字 审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