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2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29:21
国子柳博士兼领太常博士,辄申贺赠
——皇甫曾 〔唐代〕
博士本秦官,求才帖职难。
临风曲台净,对月碧池寒。
讲学分阴重,斋祠晓漏残。
朝衣辨色处,双绶更宜看。
这首诗是祝贺一位国子监的博士,兼任太常博士的。诗中提到博士原本是秦朝的官职,求才和任职都不容易。站在风中,曲台显得格外清净;面对明月,碧池显得寒冷。教授学问分阴重,斋祠里晨漏已经稀薄。朝服的颜色在特定地方辨认,更加显得双绶的光彩。
作者介绍:皇甫曾(约709年—785年),字汝夔,唐代诗人,善于写诗,风格多样,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与文化盛世,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培养了大量人才,社会对学术的重视也促使了诗人的创作。此诗是对一位刚刚升迁的博士的祝贺,表达了对知识分子地位提升的欣慰和对学术的尊重。
这首诗从开头到结尾,展现了对博士身份的深刻理解和对学术追求的尊重。首句“博士本秦官,求才帖职难”点出博士的历史渊源,同时也反映出求职的艰难,这种务实的态度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谦逊和对学问的珍视。接下来的“临风曲台净,对月碧池寒”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象征着静谧与专注,表现出学者在宁静中追求真理的境界。
“讲学分阴重,斋祠晓漏残”则蕴含了学术讲授的重大责任与使命,斋祠的晨漏暗示着时间的珍贵,强调了学者的勤奋和对知识的渴求。最后两句“朝衣辨色处,双绶更宜看”通过对朝服和双绶的描写,将博士的荣誉与身份凸显出来,进一步表达了对其成就的祝贺。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学术界的风貌与士人对知识的崇高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学术界的敬重,反映了士人对于知识与地位的追求,同时也展现出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学术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博士本秦官”中“博士”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
诗中“讲学分阴重”主要表达了什么?
“双绶更宜看”中的“双绶”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皇甫曾的《国子柳博士》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展现了对知识与自然的赞美,前者侧重于学术研究,后者则强调自然景观的壮丽。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传达了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