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6:47
黄花冒甘谷,灵根固深长。
廖井窖丹砂,红泉涌寻常。
二女戏口鼻,松膏以为粮。
闻此不能寐,起坐夜未央。
在甘谷中,黄花悄然盛开,灵草的根基则扎根深厚而长久。
在寂静的井中,丹砂沉淀,红泉水如常涌出。
两个姑娘在嬉戏,松脂便是她们的食粮。
听到这些,我无法入睡,起身坐立,夜色已深。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等成就卓越,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轼的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兼具豪放与细腻的风格。
此诗作于苏轼流亡时期,正值其人生低谷。山海经是古代地理和神话的汇编,苏轼在阅读后联想到自然的生命力和人间的欢乐,因而写下此诗,以抒发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情中交织,表现了苏轼对生命的深刻感悟。黄花与甘谷的意象,首先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富饶,而灵根则象征了生命的根基。接着,廖井与丹砂的描写,体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珍贵事物的追求。红泉水的涌出则暗示着生命的源泉不断流动,生生不息。二女戏口鼻的场景,带来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松膏作为粮食则体现了人们在艰难环境下仍能找到快乐与满足。最后,诗人因思绪而无法入眠,夜未央的意象则传达出他对生活深深的思索与感慨。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的交融,展现了生命的韧性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快乐的精神。
全诗主题围绕自然与人情的和谐,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传达出在逆境中仍然能够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什么?
A. 哀伤
B. 生命与希望
C. 迷茫
D. 失落
“二女戏口鼻”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A. 哭泣
B. 欢乐
C. 悲伤
D. 争吵
诗人为何“闻此不能寐”?
A. 因为疲惫
B. 因为快乐
C. 因为思绪纷乱
D. 因为饥饿
以上内容为对苏轼《和陶读〈山海经〉》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