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1:30
浮金最好溪南景,
古木楼台画不成。
天籁远兼流水韵,
云璈常听步虚声。
青鸾白鹤蟠空下,
翠草玄芝匝地生。
咫尺仙都隔尘世,
门前车马任纵横。
在溪南的风景中,浮金的景色是最美的,
古老的树木和楼台却无法用画来表现。
远处的天籁之音和流水的韵味交织在一起,
我常常能听见云间飘渺的声音。
青鸾和白鹤在空中盘旋而下,
翠绿的草地和玄芝环绕着大地生长。
咫尺之遥的仙境与尘世隔绝,
门前的车马自由穿行,毫不受限。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散文、词曲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风格多样,擅长表现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瑞金东明观》写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诗中表现出对清幽环境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苏轼在经历政治风波后,依然保持的积极生活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开头两句“浮金最好溪南景,古木楼台画不成”,展现出溪南的自然之美,金色的阳光和绿树古楼的搭配,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诗人却感到这些美景无法用画来表达,显示了自然的无穷魅力与绘画的局限性。
接下来的“天籁远兼流水韵,云璈常听步虚声”,诗人听到远处的音乐与流水的韵律,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悠远恬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第三联“青鸾白鹤蟠空下,翠草玄芝匝地生”,描绘了飞翔的神鸟与生长的珍草,意象清新,传达了对自然的崇敬。
最后两句“咫尺仙都隔尘世,门前车马任纵横”则将理想的仙境与繁华的尘世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尘世的淡泊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音乐感强,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高远的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围绕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追求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通过对美景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我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诗中“浮金”是指什么?
“青鸾白鹤蟠空下”中,青鸾和白鹤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