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22
破匣哀鸣出素虬,倦看鶂鶂听呦呦。
明朝只恐兼烹鹤,此去还须却佩牛。
便可先呼报恩子,不妨仍带醉乡侯。
他年万骑归应好,奈有移文在故丘。
一只破匣子里发出哀鸣,白色的蛇从中出来,我已经厌倦了看那黄鹂鸟的鸣叫。
明天只怕又要连鹤一起烹煮,这次出行还得带上牛的佩饰。
可以先呼唤报恩的孩子,没必要再带上醉乡的朋友。
来年骑着万马归来应该是件好事,但可惜的是在故乡有一封信。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涉及诗、词、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苏轼被贬谪的时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思考与感慨,充满了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开篇的“破匣哀鸣”引发读者的好奇,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苦闷。白蛇的出现,似乎在暗示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或预兆,使人对未来充满了不安。
随后的“倦看鶂鶂听呦呦”,表明了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厌倦,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愈发明显。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暗示着即将到来的事情并不美好,可能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便可先呼报恩子,不妨仍带醉乡侯”展示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即使生活艰难,他也愿意呼唤那些曾经有恩于他的人。结尾的“他年万骑归应好”则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尽管有“奈有移文在故丘”的无奈,依然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破匣哀鸣”所指的是什么?
A. 一只破旧的箱子
B. 一只鸟
C. 一只蛇
“倦看鶂鶂听呦呦”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厌倦
C. 兴奋
诗中提到的“报恩子”指的是?
A. 朋友
B. 有恩于自己的人
C. 家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