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14
赠青潍将谢承制
苏轼
吾皇有意缚单于,槌破铜山铸虎符。
骁将新除三十六,精兵共领五千都。
周王常德须攘狄,汉帝雄才亦尚儒。
君学本兼文武术,功名不必读孙吴。
我皇有意想要俘获单于,像是锤子打破铜山铸造虎符。
骁勇的将领新近任命三十六位,精锐的士兵共领五千。
周王常德需要抵御敌人,汉帝雄才也崇尚文治。
你学习应该兼顾文武的本领,功名不必只看《孙子兵法》和《吴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及政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涉猎广泛,成就斐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反映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及对将领的期望。苏轼在黄州的生活艰苦,但他并未放弃对国家的关心,表现出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
《赠青潍将谢承制》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古诗,通过对古代帝王将相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与对将领的寄托。诗中以“吾皇有意缚单于”开篇,直接引入国家大事,展现出诗人对时局的关注。接着提到“槌破铜山铸虎符”,既表现了皇帝的雄心壮志,也暗含了将领们需要承担的重任。
“骁将新除三十六,精兵共领五千都”则强调了将领的重要性,显示出诗人对新任将领的信任与期待。后面提到的历史典故,周王与汉帝,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历史感和深度,表明文武结合的治国理念。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有力,情感真挚而深沉,既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又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是一篇极具时代感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如“槌破铜山”与“铸虎符”的对照,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文武并重的重要性,表现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将领的期望,呼应了历史的教训与现实的需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反映出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信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虎符”象征什么?
A. 权力 B. 财富 C. 文化 D. 友谊
苏轼在诗中强调了什么样的人才?
A. 只懂文的人 B. 只懂武的人 C. 文武兼备的人 D. 不学习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赠青潍将谢承制”与岳飞的《满江红·写怀》均体现出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但苏轼更强调文武结合的理想,而岳飞则以慷慨激昂的方式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怒与对国家的忠诚。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