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追悼侍姬冬梅八首 其一

《追悼侍姬冬梅八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8 17:27:52

诗句

莲房坠粉梦京华,戎马飘零何处家。

无那江城传一纸,隔年又唱落梅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27:52

原文展示:

莲房坠粉梦京华,戎马飘零何处家。无那江城传一纸,隔年又唱落梅花。

白话文翻译:

莲房中的花粉如同梦境般飘散在京华之地,战马在飘零中不知何处是家。无奈江城传来一纸消息,隔年又听到梅花落下的歌声。

注释:

  • 莲房坠粉:比喻美好的事物消逝,如同莲房中的花粉坠落。
  • 梦京华:指在京城的梦境,京华即京城,指繁华之地。
  • 戎马飘零:指战乱中四处漂泊。
  • 无那:无奈。
  •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
  • 传一纸:传递一封信或消息。
  • 隔年:过了一年。
  • 落梅花:梅花落下的景象,常用来象征离别或哀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鸿章(1823-1901),字渐甫,号少荃,晚清重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曾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主持洋务运动,是晚清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此诗是他追悼侍姬冬梅的作品,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战乱中漂泊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李鸿章经历战乱,身处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诗中通过对莲房坠粉、戎马飘零等意象的描绘,抒发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战乱中漂泊生活的无奈与哀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莲房坠粉开篇,通过“梦京华”这一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繁华而又虚幻的梦境之中。随后,“戎马飘零何处家”一句,陡然将场景拉回到现实,战乱中的漂泊生活,何处是家,充满了无奈与迷茫。后两句“无那江城传一纸,隔年又唱落梅花”,通过江城传来的消息和隔年梅花落下的歌声,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哀愁氛围,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接受。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莲房坠粉梦京华”:首句以莲房坠粉为喻,描绘了美好事物的消逝,如同梦境般在京华之地飘散。
  • “戎马飘零何处家”:次句通过戎马飘零的形象,表达了战乱中四处漂泊,不知何处是家的迷茫与无奈。
  • “无那江城传一纸”:第三句以江城传来消息为转折,引入了新的情感元素,无奈中透露出对消息的期待与不安。
  • “隔年又唱落梅花”:末句以隔年梅花落下的歌声作结,加深了诗中的哀愁氛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

修辞手法:

  • 比喻:“莲房坠粉”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 拟人:“戎马飘零”赋予戎马以人的情感,表达漂泊无依的感受。
  • 对仗:“梦京华”与“何处家”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莲房坠粉、戎马飘零等意象的描绘,抒发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战乱中漂泊生活的无奈与哀愁,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定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房坠粉: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 梦京华:指在京城的梦境,象征繁华与虚幻。
  • 戎马飘零:指战乱中四处漂泊,象征动荡与不安。
  • 落梅花:梅花落下的景象,象征离别与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莲房坠粉”比喻了什么? A. 美好事物的消逝 B. 战乱的开始 C. 京城的繁华 D. 梅花的凋零

  2. “戎马飘零何处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的渴望 B. 对战乱的厌恶 C. 对漂泊的无奈 D. 对和平的向往

  3. 诗中的“落梅花”象征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离别与哀愁 C. 战争的结束 D. 新生活的开始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战乱中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和平的向往。
  • 王昌龄《出塞》:通过边塞诗的形式,表达了对边疆安定和家国情怀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李鸿章此诗与杜甫的《春望》在表达战乱中的无奈与哀愁上有相似之处,但李诗更多地融入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鸿章全集》:收录了李鸿章的各类著作,包括诗词、书信、奏折等。
  • 《中国古代战争诗选》:收录了多位诗人的战争题材诗作,可以与李鸿章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查询

雨中岩桂 出使过嘉禾城外 叶叔佐妻挽诗 跳珠轩 念奴娇(庚申生朝) 赠染髭宋道人 岁稔 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 王方叔丧耦 晚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豁达先生 有效竞争 屋上建瓴水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 两点水的字 黑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云鬟雾鬓 黄中内润 迟晖 朦头转向 包含迟的词语有哪些 一蒂儿到底 草鞋亲 力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