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3:03
作者: 陶渊明 〔魏晋〕
类型: 古诗词
翼翼归鸟,晨去于林。
远之八表,近憩云岑。
和风不洽,翻翮求心。
顾俦相鸣,景庇清阴。
归来的鸟儿轻盈而稳,清晨时分从树林出发。
远方的天空辽阔,近处在云雾中栖息。
和风未能相宜,翅膀翻动寻求内心的安宁。
回头望去同伴在鸣叫,景色庇护着清幽的阴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鸟的归来与自然环境的描写,体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属感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陶渊明,字元亮,号靖节,晚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隐士。他的作品以田园诗和咏怀诗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
陶渊明在辞官后隐居于乡野,他的诗作多来源于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自然的观察。在他所生活的时代,政治动荡与社会风气的变化让他更向往自然与宁静的生活。
《归鸟·其一》展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对归属与自由的思考。开篇以“翼翼归鸟”引入,生动描绘了鸟儿轻盈归来的姿态,给人以舒适的视觉感受。接着,诗人通过“晨去于林”勾勒出清晨的宁静与鸟儿的出发,暗示生命的新的开始。
“远之八表,近憩云岑”两句则展现了鸟儿在广阔天空与近处栖息之间的对比,既有对自由的渴望,也有对安全的向往。而“和风不洽,翻翮求心”则揭示了尽管自然环境优美,内心却仍在寻求一种更深的安宁。这种内心的挣扎,充满了人性化的情感。
最后的“顾俦相鸣,景庇清阴”两句,展现了和谐的自然环境与鸟类之间的互动,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整首诗在描绘归鸟的过程中,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由与归属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展现了陶渊明作为隐士对世外桃源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翼翼归鸟”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和风不洽”中的“洽”字意为?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归鸟翩翩自在飞,清晨离巢出树林。 天空辽阔任飞翔,就近歇息在云岑。 和暖春风迎面吹,掉转翅膀求遂心。 且看同伴相鸣叫,身影藏在清树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