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8:18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阳光渐渐沉入西边的山阿,皓月从东边的山岭升起。
远远的光辉照耀着万里,空中荡漾着美好的景象。
微风轻轻吹入房间,夜里卧床时觉得冷。
气候变化让我领悟到时光的易逝,无法入睡知道夜晚是如此漫长。
想要倾诉却没有人可以倾诉,举杯独自劝慰孤单的影子。
日月交替,时光流逝,心中有志却无法施展。
回想这些感受心中悲凉,最终明白自己无法平静。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他生于士族家庭,曾任小官,但因厌倦官场生活而辞官归隐。他的诗歌多描写田园生活,清新自然,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批判。
《杂诗》是陶渊明在隐居时期所作,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思考。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陶渊明的《杂诗 其二》以深邃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思索时的孤独与悲凉。开篇通过“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两句,展示了日夜交替的自然景象,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流逝。接下来的“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进一步描绘了广袤的夜空,显得空灵而辽阔,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渺小。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一句,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夜晚的寒冷不仅是气温的变化,更是情感上的孤寂。在“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中,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无法入眠的焦虑感增强了这种无奈的情绪。
后半部分中,诗人想要倾诉却无处倾诉,举杯自饮的孤独影像,令人心疼。最后两句“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道出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内心的悲凄感达到了高潮。整首诗在空灵的自然意象与深刻的人生感悟之间游走,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真挚,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白日沦西阿”中的“沦”字是什么意思?
A. 上升
B. 沉没
C. 变化
D. 光辉
诗中“日月掷人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欢喜
C. 愤怒
D. 平静
“欲言无予和”中“予”指代什么?
A. 朋友
B. 自己
C. 时间
D. 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