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山农家

《过山农家》

时间: 2025-04-26 06:43:12

诗句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3:12

原文展示:

过山农家
作者: 顾况 〔唐代〕

板桥人渡泉声,
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
却喜晒谷天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山间农家中生活的情景:
在板桥上,有人渡过小溪,溪水的声音清脆悦耳;
午后阳光下,茅草屋檐下,传来鸡鸣声。
不要因为茶烟弥漫而感到不快,
而应该高兴于天晴,谷物在阳光下晾晒。

注释:

  • 板桥:用木板搭成的桥,一般用来渡过小河或小溪。
  • 茅檐:指用茅草覆盖的屋檐。
  • 焙茶:指将茶叶烘焙或晒干的过程。
  • 晒谷:指将谷物放在阳光下晾晒,以便脱去水分。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特别显著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农家日常生活,反映出唐代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珍视,体现了农耕文化的根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字子美,号清风,唐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朴实。

创作背景:

《过山农家》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生活富裕,诗人通过此诗抒发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农家生活的美好情景。

诗歌鉴赏:

《过山农家》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顾况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间农家的宁静与美好。首句“板桥人渡泉声”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传达了农家的生机与活力,溪水声与人声交融,营造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接下来的“茅檐日午鸡鸣”则进一步增强了田园的生活气息,鸡鸣声象征着农家日常生活的规律和宁静。

诗中“莫嗔焙茶烟暗”一句,表面上是在劝解,但深层次表达了对生活小烦恼的看淡与包容,展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而“却喜晒谷天晴”则在最后点明了阳光和晴天带来的希望与喜悦,暗示了农民对丰收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场景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家生活的赞美,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板桥人渡泉声:描绘出山间小桥和溪水的声音,传达出自然的和谐。
  2. 茅檐日午鸡鸣:表现了农家午后的安静与生活气息,鸡鸣声为乡村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3. 莫嗔焙茶烟暗:劝人不要因为茶烟弥漫而烦恼,体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4. 却喜晒谷天晴:强调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农人对收成的喜悦与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板桥人渡泉声”和“茅檐日午鸡鸣”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意象:溪水、鸡鸣、茶烟和阳光等意象生动表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出一种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意象分析:

  • 板桥:象征人们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桥梁。
  • 泉声:代表自然的清新与活力。
  • 鸡鸣:象征着生活的规律和生机。
  • 茶烟:体现出农家生活的细腻与温馨。
  • 晒谷:象征着丰收的希望和农民的辛勤付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焙茶烟暗”指的是什么? A. 烘焙茶叶的烟雾
    B. 烟火的气味
    C. 冒烟的炊事
    答案:A

  2.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愉悦与乐观
    C. 悲伤与失落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晒谷”反映了什么? A. 农民的勤劳
    B. 自然灾害
    C. 无所事事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田园生活,但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孤独感,而顾况的《过山农家》则更显温暖与生活气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次韵洛阳秦庆父贽见 次儿瀹以诗四首道各意因两用其韵 又次前韵 弟茝家醉中趁笔 秋晚新晴 次韵戴成叔 代浦城权县赵节推鹿鸣宴诗 同黄东发提举游杖锡山 次韵戴成叔 挽蒋质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高枕安寝 喝结尾的成语 身轻体健 千仇万恨 夜长梦短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齊字旁的字 切牙 快照 建之底的字 景星凤凰 髟字旁的字 学书学剑 非字旁的字 和气生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