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3:12
过山农家
作者: 顾况 〔唐代〕
板桥人渡泉声,
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
却喜晒谷天晴。
这首诗描绘了在山间农家中生活的情景:
在板桥上,有人渡过小溪,溪水的声音清脆悦耳;
午后阳光下,茅草屋檐下,传来鸡鸣声。
不要因为茶烟弥漫而感到不快,
而应该高兴于天晴,谷物在阳光下晾晒。
这首诗没有特别显著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农家日常生活,反映出唐代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珍视,体现了农耕文化的根基。
顾况,字子美,号清风,唐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朴实。
《过山农家》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生活富裕,诗人通过此诗抒发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农家生活的美好情景。
《过山农家》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顾况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间农家的宁静与美好。首句“板桥人渡泉声”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传达了农家的生机与活力,溪水声与人声交融,营造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接下来的“茅檐日午鸡鸣”则进一步增强了田园的生活气息,鸡鸣声象征着农家日常生活的规律和宁静。
诗中“莫嗔焙茶烟暗”一句,表面上是在劝解,但深层次表达了对生活小烦恼的看淡与包容,展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而“却喜晒谷天晴”则在最后点明了阳光和晴天带来的希望与喜悦,暗示了农民对丰收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场景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家生活的赞美,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表现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出一种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中提到的“焙茶烟暗”指的是什么?
A. 烘焙茶叶的烟雾
B. 烟火的气味
C. 冒烟的炊事
答案:A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愉悦与乐观
C. 悲伤与失落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晒谷”反映了什么?
A. 农民的勤劳
B. 自然灾害
C. 无所事事
答案:A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田园生活,但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孤独感,而顾况的《过山农家》则更显温暖与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