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1:21
泊秋江
作者: 贯休 〔唐代〕
岸如洞庭山似剡,船漾清溪凉胜簟。
月白风高不得眠,枯苇丛边钓师魇。
在岸边,如同洞庭湖的风光,山似剡溪的秀丽;船在清澈的溪水中轻轻摇荡,凉意胜过竹席。
月光皎洁,微风拂面,难以入睡;在枯萎的芦苇丛旁,钓鱼的师傅在梦中沉醉。
本诗中提到的“洞庭”和“剡”都是著名的水域和山脉,具有特定的文化象征意义。洞庭湖是中国四大湖泊之一,象征着广阔与宁静;而剡溪则以其清秀的山水闻名,常被文人所吟咏,象征着自然的美好。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著称。贯休在诗中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可能是在某个清澈的江边,感受到秋夜的凉意和宁静,因而产生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泊秋江》是一首描绘秋夜江边景色的诗作,贯休用简练的笔触刻画了自然的和谐美。诗的开头通过“岸如洞庭,山似剡”两句,直接将读者带入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表现出幽静的自然环境。接下来的“船漾清溪凉胜簟”则通过船只在水中轻轻摇荡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在月光和微风的陪伴下,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孤寂和难以入眠的情绪。最后一句“枯苇丛边钓师魇”则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环境结合,通过钓师的沉醉梦境,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依恋。
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江河湖泊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贯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美好,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然与孤独,通过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对秋夜的感受和内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理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山似剡”是指哪个地方?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现了秋夜的凉意?
诗中用来形容难以入眠的句子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诗人同样描写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两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贯休的作品更加强调孤独的情感,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和谐与自然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