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发硖石路上却寄内

《发硖石路上却寄内》

时间: 2025-05-07 18:11:30

诗句

莎栅东行五谷深,千峰万壑雨沈沈。

细君几日路经此,应见悲翁相望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1:30

原文展示:

莎栅东行五谷深,千峰万壑雨沈沈。
细君几日路经此,应见悲翁相望心。

白话文翻译:

我沿着莎栅向东走,经过丰饶的五谷之地,
千山万壑间,细雨绵绵,天地一片昏沉。
细君你几日后经过这里,
想必会看到我这位悲伤的老翁在遥望你。

注释:

  • 莎栅:用莎草编织的栅栏,通常用于围绕田地或作物。这里可能指代乡村的景象。
  • 五谷:指五种主要的谷物,象征着丰收与富饶。
  • 千峰万壑:形容山峦起伏,地势险峻,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
  • 细君:指的是“细君”,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位女性,代表着思念与牵挂。
  • 悲翁:指诗人自己,以“翁”自称,表达老年的孤独与悲伤。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细君”一词常见于古诗词中,代表着对爱人或亲人的称呼,表达对其深切的思念和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约738-799年),唐代诗人,字子默,号少微。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细腻,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权德舆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变迁,或许正是在路途中,看到自然风光之美,然而心中却充满思念与忧伤。

诗歌鉴赏: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莎栅东行五谷深”,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田园风光,给人一种宁静而富饶的感觉。接着“千峰万壑雨沈沈”,则通过“千峰万壑”的描写,突显了自然的壮丽和变化无常,再加上“雨沈沈”的渲染,使人感受到一种沉郁的气氛,似乎预示着诗人内心的忧伤。

而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诗人以“细君”称呼心中的爱人,表达了对她的思念与期待。“几日路经此”,暗示着细君即将经过此地,而“应见悲翁相望心”则将诗人的孤独与期待结合,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既有对爱人的渴望,又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既有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有对人情的细腻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莎栅东行五谷深:描写诗人沿着莎栅向东出行,经过丰富的田野,展现了大自然的丰饶。
  2. 千峰万壑雨沈沈:描绘了在雨中,层层叠叠的山峰与深壑,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气氛,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苦。
  3. 细君几日路经此:提到细君即将路过这里,表达了对她的思念。
  4. 应见悲翁相望心:诗人自称“悲翁”,表达了自己在思念中的孤独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千峰万壑的描写,暗喻了人生的起伏与艰难。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了对仗的美感。
  • 拟人:通过“悲翁”的自称,使情感更加鲜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亲人的思念,情感细腻,包含了孤独、期待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莎栅:象征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 五谷:象征丰收与希望。
  • 千峰万壑:象征人生的坎坷与壮丽。
  • 悲翁:象征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细君”指的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爱人
    C. 诗人的母亲

  2. “莎栅东行五谷深”中的“莎栅”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用莎草编织的栅栏
    C. 一种地名

  3. 诗人通过哪种天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A. 晴天
    B. 雨天
    C. 风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表达思乡之情的经典诗作。
  • 《月夜忆舍弟》(杜甫): 描绘思念亲人的情感。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 描绘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感慨,主题相近。
  • 《春望》(杜甫): 在同样的战争背景下,表达对家国的思念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临江仙 鹧鸪天 桃源忆故人 十二时 减字木兰花 好事近 水调歌头 其三 和董弥大中秋 鹧鸪天 减字木兰花 其九 青玉案(坐上和赵智夫瑞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言堂 心地善良 包含脸的成语 黄字旁的字 绳墨之言 肀字旁的字 祠容 披枷带锁 龙肝凤胆 豕字旁的字 连票 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各执己见 缶字旁的字 家姐夫 谗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