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2:28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
权德舆 〔唐代〕
达人旷迹通出处,每忆安居旧山去。
乞身已见抗疏频,优礼新闻诏书许。
家法遥传阙里训,心源早逐嵩丘侣。
南史编年著盛名,东朝侍讲常虚伫。
角巾华发忽自遂,命服金龟君更与。
白云出岫暂逶迤,鸿鹄入冥无处所。
归路依依童稚乐,都门蔼蔼壶觞举。
能将此道助皇风,自可殊途并伊吕。
这首诗表达了对孔十兄归隐旧居的美好祝愿。诗中提到达观之人可以通达各处,时常怀念在旧山安居的日子。乞求升迁的愿望已多次见到上疏,受到优待和新的诏书。家规和教诲在阙里流传,心灵的源头早已追随嵩山的友人。南朝史书中记录着他的声望,东朝的侍讲也常常虚心等待。年纪渐长,白发角巾已然自觉,命令的服饰如金龟般华美。白云飘出山岫,时而蜿蜒,鸿鹄飞入苍穹似乎没有归处。归途依依,童稚之乐在心中荡漾,都门的宴饮声声入耳。若能助力于朝廷的风气,便能够在不同的道路上与伊吕并肩共行。
权德舆,字仲华,号大浮,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30年,卒于公元799年。他以诗才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人生哲理,情感深邃,风格清新。
此诗作于权德舆为孔十兄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在唐代,士人常常以诗文相赠,表达心意和对生活的感悟。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送别之作。诗中不仅传达了对孔十兄的祝福,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开篇以“达人旷迹通出处”引入,展示了诗人对高人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乞求升迁和家规教诲的深刻体悟,体现出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关注与思考。在描绘自然意象时,诗人用“白云出岫”与“鸿鹄入冥”象征了人生的哲理,既有高远的理想,又有归属的渴望,表现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最后,结尾以“能将此道助皇风,自可殊途并伊吕”点题,强调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在情感上是对友人的深情依依,同时又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极具诗意与哲理。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理想的追求。通过丰富的意象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自然景物或生活用品,更是深刻的文化象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理解与追求。
诗中提到“达人旷迹”是指什么?
A. 追求名利
B. 生活安稳
C. 有德行的人
D. 归隐山林
“乞身已见抗疏频”中的“乞身”是指什么?
A. 请求升迁
B. 乞求生活
C. 乞求财富
D. 乞求友谊
诗中“白云出岫”象征什么?
A. 归隐生活
B. 自由与洒脱
C. 高远的理想
D. 对友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