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6:35
上古,愍农也。遐哉上古,生弃与柱。句龙是生,乃有甫田。惟彼甫田,有万斯年。开利之源。无乃塞源。一廛亦官,百廛亦官,啬夫孔艰。浸兮暵兮,申有螽兮。惟馨祀是患,岂止馁与寒。啬夫咨咨,盛苗衰。耕之耰之,袯襫锄犁,手胼足胝。水之蛭螾,吮喋我肌。我姑自思,胡不奋飞。东人利百,西人利百。有匪我心,胡为不易。河水活活,万人逐末。俾尔之愉悦兮。
在上古时期,农民的生活是多么艰辛啊!那遥远的上古时代,生存就像是被遗弃于柱子之下。龙的形象象征着生命的开始,正是因为有了田地,才有了农田的滋养。那片田地,历经了万年的耕耘,是开创丰收的源泉。然而,若不加以珍惜,丰源也可能会被堵塞。无论是一间商铺还是百间商铺,农夫的生活都是艰难的。丰收的希望渐渐消逝,生长的苗也衰弱了。耕耘时,手脚都磨出了厚茧。水中的蛭螾,吮吸着我的肌肤。我不禁思考,为何不奋发向前呢?东方的人们丰收,西方的人们也丰收。若我心中没有怨恨,又为何生活如此艰难?河水奔流不息,万人追逐着微不足道的事物。愿你能因此感到愉悦啊。
顾况,唐代诗人,字子瞻,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本诗作于唐代,正值农业社会的关键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农民的辛劳与艰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民生存状态的关心。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中的“上古一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农民在上古时期的艰辛生活。诗中描绘的图景不仅是对农田的珍视,更是对农民生活状态的深切同情。诗人用“愍农”二字开篇,立刻将读者的情感引入到农民的苦难之中。
在全诗中,诗人的用词非常精准,通过“耕之耰之,袯襫锄犁,手胼足胝”,生动地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诗中表现了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感慨,展现了人们在生存与发展的矛盾中所面临的挑战。
此外,诗中“东人利百,西人利百”的对比,突显了社会不平等与资源分配的不均,而最后的“俾尔之愉悦兮”则是对未来的希望,表现出一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农民生活的真实描绘和深刻的社会思考,传达了诗人对农业和农民的深切关怀。
诗歌通过对农民苦乐的描写,反映了对社会、对自然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与渴望。
农田不仅是物质的基础,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水的象征则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
“愍农”是什么意思?
诗中“东人利百,西人利百”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水之蛭螾”是为了强调什么?